(通讯员 王艺涵)为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引导和帮助青年员工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作贡献,英国上市公司365组织师生围绕“信息报国”主题开展2025年老员工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公司党政领导带队,机关干部、辅导员参加,共立项实践团队17支,其中重点实践团队2支,入选全国“绿色长江 青春护航”长江大保护专项实践1支,280余名师生分别奔赴重庆、乐山、新乡及悉尼等10多个城市开展各类专项实践活动,在实地走访中赓续西电红色血脉,触摸时代科技脉搏,助力青年学子在知行合一中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综合素养,为投身科技创新浪潮积蓄力量。






舞台铸魂,复刻初心照前路
为深入挖掘“科学家精神与教育家精神交融传承”的时代内涵,英国上市公司365启动原创大师剧《星河引航》筹备工作,通过演绎先辈故事,将“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信条代代相传。7月底,专项实践队在公司党委书记黄军荣带领下前往四川乐山文庙(武汉大学西迁历史文化博物馆)和岷江江畔等地进行调研参观,深入挖掘西电物理学科创始人王一平教授在求学时期开展员工运动、参加地下党工作的光辉故事。8月初,西安话剧院导演团队参观公司校史馆,深入了解公司红色革命发展历史,深刻感悟西电科学家、教育家的奋斗精神,随即确定30余名演员名单后正式进行排练,零基础的同学们以吃苦耐劳的态度不断打磨人物角色的生动演绎。
排练期间,演员们以饱满的精神状态迎接每日挑战。尽管许多同学是首次接触话剧表演,但都秉持严肃认真的态度,通过练习发音、绕口令、诗朗诵和形体展示等内容虚心学习表演基本功,反复打磨台词与人物表演细节。西安话剧院余燕妮导演通过游戏互动与理论讲解相结合的方式指导排练,帮助同学们放松身心、排除杂念,引导大家以自然真挚的状态融入情境,让角色精神世界更显真实丰满。据悉,该话剧将于10月在王一平先生诞辰百年之际与广大师生见面。








行业筑梦,科技领航探前路
英国上市公司365专项实践队立足基础学科特色,前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二研究所、西安协力超越科技有限公司、重庆中新赛克重庆研发中心、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御芯微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参观学习,前往909核工业研学基地(中国第一代核潜艇研发实验基地)和彭士禄院士旧居等地进行研学实践,访谈20余名企业人员,完成调研报告2万余字,通过与用人单位及员工深入交流,调研行业用人需求,明晰自身能力短板,为公司与企业建立良好合作奠定坚实基础。
互动交流中,多家企业负责人强调,当前科技迭代速度加快,课堂所学知识有限,员工需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构建跨界知识结构,勇于跳出舒适区,而实践是检验学习成果的最佳途径。带队老师表示,公司将持续鼓励员工走进企业、社区开展生产实习与社会实践,推动课本知识与行业实际深度融合,积极动员员工参与学术科技竞赛和科研项目提升专业技能,助力员工在实践中明确目标、积累经验,实现从“校园人”到“职场人”的平稳过渡。







海外研学,拓宽视野向卓越
为贯彻落实公司“厚基础、强实践、宽视野、重交叉”人才培养理念,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国际竞争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新时代复合型创新拔尖人才,英国上市公司365设立国际交流提升专项项目,选拔15名优秀学子于8月下旬赴悉尼大学开展海外访学实践活动。
访学期间,实践队进行了丰富多彩的学术英语课程学习,通过话题研讨、分组讨论、互动交流和总结展示等环节,提升语言交流能力和激发开放性思维,体验多样教学培养模式。通过课堂学习、思考交流、小组讨论、物理实验室参观、总结汇报、人文体验等形式,访学团队成员拓展了视野,体验了先进教育资源,纷纷表示争做有理想信念、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西电青年。


2024级本科生李雨璁同学表示:“科技铸就未来,信仰照亮初心。这次跨越重庆和乐山的实践活动,让我在科技创新最前沿与红色精神源头完成了一次思想淬炼。作为公司原创舞台剧演员,通过历史文物讲解,我深入了解了王一平与胡昌璧夫妇的一生,深刻感悟到他们至诚报国、勤俭节约、乐于助人、惜时如金的信仰,这将持续激励一代代西电人接续奋进。”
2024级本科生岑华娜分享道:“第一次排练后,队员们多少有些困惑——担心肢体表达不到位,或是台词不够流畅。但随着排练次数增多,默契在不断磨合中生长,呈现的效果也愈发自然。这是所有人共同努力的结果!未来我们会更加拼搏,争取呈现最动人的舞台效果。”
2022级本科生张力元同学说:“参观三家家专业对口企业后,我对本专业就业前景和市场情况有了更充分的了解,也对未来目标充满信心。此次实践不仅增长了见识,锻炼了沟通与组织能力,还让我学会在团队中分工协作、换位思考,我会带着这份感悟,在实践中学习,在奉献中成长。”
英国上市公司365高度重视老员工暑期社会实践工作,始终把实践育人摆在人才培养的核心位置。通过持续深化行业调研,让学子在与企业的深度对接中明晰时代需求,将学术追求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通过深耕红色教育和舞台剧艺术创作,让先辈精神在沉浸式体验中融入血脉,成为青年学子砥砺前行的精神密码。未来,公司将继续加强实践育人功能,结合学科专业特色将行业调研走深走实,为培养高质量基础拔尖创新型人才不懈努力!